
播放影音
吳家恩-小農食在
勇於嘗試 照顧環境 去做就有希望
從小家中務農,認真的父親始終讓家恩印象深刻,外出工作回來池上,自己成了主要耕作者,就想做些改變,當學習到自然農法,知道我們吃甚麼就得甚麼,而且是日積月累的,他更堅定一件事,對環境友善。
在福文村萬朝耕作,中央山脈,秀姑巒溪水源,用更貼近古法的自然農法,手抓福壽螺,落葉堆肥,不用肥料,讓稻想長怎樣就怎樣,因此,雜質與化學成份比一般少很多,他觀察到,稻子本身會叫自己抗蟲害,慢慢吸收營養,長得更強壯,在細胞堆疊上會比較扎實,口感上更Q彈。因為,吃進去的東西是日積月累的,吃甚麼就得甚麼,每每收成時,心裡感覺,口中吃到,就是讚讚讚!有機米與自然農法的米,吃起來口感就是不同,能吃到這麼好吃的米,心中滿是感恩,種的米粒與品質,父母也認可讚賞,他的汗水辛勤,都值得了。
土壤,是大地之母,當土壤遭到破壞,種什麼都不會好。為了及早收成,也許短期有收穫,但卻不是大自然孕育生命,想要帶給人類健康的真心,所以,我們能做的,就是用心照顧好地球的母親-大地,愛護她,不殘害她,而她所回饋給我們的豐碩作物,是一顆顆無價的健康種子。自然農法做一休一,成本高,花力氣,但想給家人好一點的食物,是家恩的動力,他不累,他說先把土地顧好,種什麼都簡單,當土地快樂,作物就快樂,吃進去身體健康,精神好,有朝氣,天天正能量,快樂滿心!
回來家鄉,他有自己的想法,吸收新知,檢視自己,知道自己在做甚麼,執意回歸最天然最原始的方式,他知道,米,是我們的主食,師法自然,更顯得重要,好好照顧環境,只要是對的,都想去嘗試去做,去做,就有希望。